(乡村振兴观察)花园屯堡生态文明建设纪实

发布时间:2018-01-03 09:34:00|  来源:bet365日博地址|  作者:曹象梅

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

——花园屯堡生态文明建设纪实

通讯员 曹象梅 李童

花园屯堡

  编者按: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”,要按照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总要求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坐落在清江之畔,距恩施市西部21公里处的省级“森林城镇”——如水般灵动、纯净、无私的“上善若水·花园屯堡”,近年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,逐渐走出了一条城乡之间“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与共”的社会和谐发展之路。

各美其美:融合发展的富民之路

  规划,是产业发展之魂。

  该乡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,坚持以发展为先,突出“壮两茶、强林药、稳烟畜、靠旅游”总体思路,坚持“绿色、生态、有机”标准,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,结合全乡地理条件、气温海拔等自然优势,实行产业差异化发展,有效实现了产业互补。比如在海拔较高地区,发展油茶、油菜、烟叶、绞股蓝、青钱柳、核桃等产业,在海拔较低的地区,发展茶叶、雷竹、城郊蔬菜等产业。8个茶叶专业村、2个烟叶专业村、4个油茶专业村的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。2016年末,该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21元,比“十二五”初的3562元增加了5259元。

  茶叶产业,是该乡重点产业。

  全乡茶园面积达5.5万亩,打造了有机茶园和绿色食品样板区,有机茶园突破0.55万亩,绿色食品茶园突破2.5万亩,今年茶叶总产量达3390.87吨,总产值超2.77亿元,茶叶单价突破历史新高。恩施玉露、富硒贡芽、一品花枝、云观玉叶及各类野生红茶,不仅为广大爱茶人提供了生态、富硒、健康的“绿色饮料”,更是当地老百姓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、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之举。

  油茶,成为全乡人民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。

  2011年以来,该乡又因地制宜,因村施策,探索性将油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。发展油茶园3.5万亩,成为“全州油茶第一乡”,打造了4个油茶专业村,建成5000亩以上的油茶示范基地2个,2万亩油茶已开始挂果采收,去年,油茶收购额达50万元。

  “一斤油茶籽值四、五块钱,现在把它管理好了,以后收入就有了保障。”大树垭村贫困户黄成龙望着长势良好的油茶满脸笑容。

  以前在当地随处可见、毫无用处的银杏叶,如今摇身一变成为“黄金叶”,紧金杏药材专业合作社银杏叶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,2016年收购银杏叶200多吨,销售额达300万元,带动贫困户40户,户平均增收500元,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信心倍增。

  无人机油菜病虫害防治飞防示范走进了地势高低起伏的山村里,2000余亩“高产油菜”基地的种植用上了“高科技”;正在积极打造“一心、一环、两带、三区”的花枝山乡村旅游示范村,逐渐形成了“硒茶+产业”“硒茶+贫困户”“硒茶+生态旅游”产业融合发展模式,旅游扶贫的“花枝样板”得到提档升级;长寿“小绿叶”绞股蓝变身为百姓的“金丝线”,雷竹变成“摇钱树”,“万花云海”携手特色小水果促乡村旅游,朝东岩、雨龙山下一片欣欣向荣,美丽田园如诗如画……

美人之美:充满活力的乡风文明

  现如今,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已忙得“不亦乐乎”了。

  傍晚十分,在屯堡集镇或是在村里的广场上,总能看到一派充满活力的热闹景象:老少皆宜的广场舞跳起来了,青山绿水环绕下的房屋间,歌声传出去很远很远。以前城里人跳的广场舞,如今村民们也跳得不亦乐乎,群众文化广场、老年活动中心成了老少皆宜的重要娱乐休闲场所。农闲时节,文体中心、村级文化广场吹、拉、弹、唱不断,送戏下乡、文化惠民、山民歌大赛、“‘六城’同创·舞动清江·万人莲香”群众广场舞等活动丰富多彩,腰鼓队、老年戏曲班、屯堡社区“阿姐艺术团”等,总会为众人带来文化大餐,特别是由该乡选派的莲香扇子舞《红红的日子》,代表恩施在广州“珠海站”参加广场舞比赛,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。

  “政府这个活动搞的好,让我们不出家门,不花一分钱,就能看到精彩的节目,希望以后常来我们这里开展活动,我们绝对热烈欢迎。”杨家山村沙坝组谭遵贵老人如是说道。

  “仓廪实而知礼节、衣食足而知荣辱”。乡村之美,不仅要美在环境、美在产业,更要美在民风,美在行为。该乡始终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提升人民“内在美”工程来抓,文化阵地建设得到加强。

  截至目前,该乡建立电子阅览室1个,农家书屋29个,常年对外免费开放;建成农民体育健身点23个,解决了农民农民看书难、健身场所难等问题;由安陆市对口援建的群众文体广场(屯安广场)于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,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标准化水平得到逐步提高。

  “十星级文明户”评选、文明餐桌、文明校园创建、“身边好人”“最美家庭”“三风”建设等文明乡镇创建活动不断,涌现出了全州“最美家庭”余兰梅、见义勇为黄友明、相扶共守传家风的青年创业能人向方清等等,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践行最美精神,参与文明创建,向身边的每一位传递着最美正能量。

  “诚信做人、踏实做事,互相扶持、勤劳致富。”相扶供守传家风的80后向方清夫妇,曾被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亲切地称赞为新生代农民。在回想起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到他家视察的情景时,仍难掩心中的激动:“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家能迎来汪洋副总理这样尊贵的客人。”如今的他,仍旧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总理“一人富不是富,带领大家富才是富”的深切嘱托,在艰辛的创业路上,为自己的小家辛苦打拼,带领着村民共奔小康路。

美美与共:家园共建的幸福生活

  “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,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;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。”当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时代的“声音”时,作为“仙居恩施”的后花园,在美丽家园的建设上,屯堡更是丝毫不懈怠,山青、水绿、天蓝、土净、人美的美丽家园逐渐呈现在面前。

  累计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乡便民服务中心、标准化农贸市场、规范化修车洗车场、集镇停车场、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厂、人工湿地、集镇北区通道黑色化和绿化亮化等建设工程,集镇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。

  对集镇经营和交通秩序进行了全面整顿,启动了集镇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集镇停车秩序得到规范,全面清除大峡谷旅游通道沿线不规范广告、牛皮癣等近300余块,全乡广告牌制作得到规范。累计投资5000余万元完成“青瓦、白墙、飞檐、翘角”特色民居建设1200余户,建成了新街村省级移民美丽家园和坎家村市级移民小康示范村,城乡建设提档升级。

  “现在每天都有村保洁员上门收垃圾,垃圾得到及时清运,干净多了。”马者村民刘香芝高兴地评价道。自该乡探索形成“户分类——桶收集——乡转运——市处理”的垃圾处理模式和集镇、中心村庄环保“企业化管理、公司化运营”的环卫模式以来,河道上多了清里水面漂浮物的船只,大街小巷也多了一群身着“黄马褂”的环卫“正规军”,他们所到之处,带走的是一身尘土,留下的却是一片洁净。

  作为处在通往恩施大峡谷5A旅游景区重要节点,屯堡长期以来注重自然生态保护,充分利用区位优势,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和古建筑的保护力度,持续加强山水保护,建成恩施大峡谷生态走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31公里,成功创建了省级“森林城镇”,生态之美成效凸显。

  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自车坝河库区被确定为恩施州城应急和备用水源以来,该乡高度重视库区生态环境保护,尤其是在实施车坝河引水工程建设后,库区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更是强化责任,自我加码、开足马力、迎难而上。

  面对在库区生活着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箱养鱼为生的广大移民,“清网”工作确实是一块“硬骨头”,养鱼大户杜军曾反映,“取缔网箱养殖,农民确实少了收入来源,但大部分群众积极支持拆网工作,但大户存鱼量大,在短时期内销售处理难度非常大”,但必须得在规定时限内将其“啃下”。

  该乡按照“先拆抬网后拆网箱,先拆卖完鱼的网箱后拆有鱼网箱,先拆党员干部网箱后拆普通群众网箱,先拆网箱后清理船只”“四先四后”的工作步骤,倒排全面清理工作时间表,攻坚克难,成功拆除已签订补偿协议网箱59户,拆除面积近10万平方米,兑现补偿资金1650余万元,车坝河库区“秋水共长天一色,小康与大美共圆”的“原生态”之美得到重现。

  “上善若水·花园屯堡尽显柔美,绿水青山·民富村美笑逐颜开”。如今,各美其美、美人之美、美美与共的“花园屯堡”定将“不忘初心·牢记使命”,在党的十九大引领下,承载着全乡人民的小康梦,逐渐走出一条“百姓富”与“生态美”的绿色发展大道。

(值班总编:瞿照坤 编审:程玲 编辑:胡蓉)

分享到:
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