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学贯州委全会精神)脱贫攻坚的“恩施作为”

发布时间:2018-01-12 09:27:00|  来源:bet365日博地址

  (学贯州委全会精神)2017,脱贫攻坚路上的“恩施作为”
  
  ——恩施市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观察

  全媒体记者 严鹏

建强基层阵地

在特色产业中富民

在易迁点上安家

  “今年已出栏100多头小猪,10头肥猪了,收入还不错。”在恩施市红土乡乌鸦坝村,贫困户易继斌“喜上眉头”。三年来,扶贫政策激发内心动力,易继斌靠勤劳实现人生的“华丽转身”。

  “我主动退出贫困户,还要带动周边的贫困户一起养猪,脱贫致富奔小康。”易继斌憧憬未来。

  瞄准“精准”,恩施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,盯住最困难的地方,瞄准最困难的群体,攻坚克难,2017年,恩施市统筹财政资金12亿元用于精准扶贫,25个贫困村20858人实现脱贫,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。

  把“党建”用在刀刃上

  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脱贫中的引领作用?

  以“整市推进”为抓手,全地域、全领域、全要素、全功能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,培育扶贫攻坚党建品牌,统筹推进精准脱贫,恩施市这样发声。

  在恩施市红土乡稻池村,从“煤老板”到“指挥长”,身份“转型”的黄大忠一心为村民谋未来,三年鏖战,如今的稻池村产业兴、环境新、民风淳、村庄美,而未停下脚步的他正在规划一盘旅游大棋。

  固本培元,选对“领头雁”,厚植基层党建基础,全市145个重点贫困村实现“领头雁”全覆盖。

  而在恩施市屯堡乡鸦丘坪村,驻村第一书记贺源茂正在动员贫困户夏宏安种绞股蓝。“有产业,脱贫才有保障”,贺源茂和村支两委一班人,因地制宜,在全村发展绞股蓝、藤茶、青钱柳等,特色产业成了老百姓“绿色银行”,腰包鼓起了,村子漂亮了,日子滋润了。

  开对了“药方子”,才能拔掉“穷根子”,恩施市选派137名第一书记入村充实基层扶贫力量,全市559名驻村干部、6738名扶贫干部奋战在扶贫攻坚战场上。

  “扑下身子、甩开膀子、挑起担子、干出了实效样子。”第一书记累计争取金融扶贫贷款4.1亿元,协调“五个一批”项目资金8.3亿元。

  凝心聚力,建强党建,筑牢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,恩施市887个党组织“战斗堡垒”,2.8万名党员“旗帜”,正在扶贫路上“攻坚拔寨”。

  让“穷亲”搬出深山沟

  “今年雨水多,蜂蜜产量不高,估计收入七万多块。”在恩施市三岔镇三元坝村九岭岗集中安置点,易迁户李正富正在进行蜜蜂冬管。

  “新房子新公路,新产业新生活,活得值得。”搬出深山迎新生,李正富正在酿造甜蜜生活。

  居住环境恶劣,发展产业无门,基础设施无望,脱贫希望在何方?

  提升贫困户脱贫信心,恩施市采取企业代建、农民自建、政府承建三种方式,推行就地集中安置、就近转移安置、梯次搬迁改造、民政福利安置四种扶贫搬迁模式,居者有其屋,日子有奔头。

  2017年,恩施市建成23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易地扶贫搬迁6173户18164人,3250户9486人喜迁新居。

  搬得出,如何稳得住?恩施市编织水电路网络建设,破解稳得住“最后一公里”瓶颈。

  “水电都安好了,出门就是水泥路,这真是跟着国家享清福!”在恩施市红土乡保栈房,易迁户黄中谋对新房充满期待。

  “现在水足,电稳,路修到家门口,这才是生活。”说起变化,恩施市龙凤镇佐家坝村的刘佩言直言“正在享受城市生活”。得益于变化,刘佩言的山货“走俏”山外,鲜叶变“金叶”,日子奔头足。

  基础配套“紧跟扶贫步伐”,2017年,恩施市投资近5亿元,解决5.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,实施通畅工程510公里,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97公里,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865户,新改建农村电网400公里。

  搬出来,幸福生活基础实,贫困群众全方位保障“无死角”。2017年,1602名贫困对象就地转移为生态护林员,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7255人,政策性社会保障兜底54602人,

  用“产业”夯实脱贫路

  2017年,恩施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8.4亿元,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6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64家,1200家市场主体与1.8万贫困人口建立利益联结机制。

  产业是脱贫致富的“强马力”,恩施市用雄厚的产业链提振老百姓“晋级”小康信心。

  “行情还行,今年多搞几亩辣椒。”在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村,贫困户刘应争正在规划2018年的计划。

  2017年,刘应争种植4亩辣椒和茄子,加上打零工,挣了2万多元,“跟着合作社不吃亏,脱贫有信心。”

  蔬菜、茶叶、药材、水果等特色产业“齐发力”,熊家岩村300多户贫困户“绑在”8000亩特色产业上,脱贫致富“底盘厚”。

  而在恩施市太阳河乡白果树村,贫困户伍永芝不仅住进新房,还种植50亩阳菊,走上了与其他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之路。

  盛家坝烟叶、板桥蔬菜、三岔土豆、白杨坪茶叶……

  东南西北,产业多元化拓宽脱贫路径,2017年,恩施市统筹7.8亿元资金进行产业扶贫,扶持项目241个,发展特色产业基地120万亩,带动近万贫困户。发展特色经济林2.7万亩,带动1650户贫困户增收。

  “旅游的人很多,农家乐生意还可以,挣个5万多没问题。”在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村,村民邓世美借旅游“东风”开起了农家乐。

  立足生态优势,恩施市全域旅游“强势崛起”,化山水为金银,2017年,恩施市共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达到137亿元,30多万人吃上“旅游饭”,“旅游+扶贫”效果显著。

  为政之道,民生为本,精准脱贫,不落一人。恩施市将下足‘绣花’功夫,聚力五个一批,补短板,凝人心,新作为,纵深推进精准扶贫工作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。

(值班总编:瞿照坤 编审:程玲 编辑:李晋升)



 

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