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链”上产业奔富路——恩施市产业扶贫纪实

发布时间:2017-06-27 09:24:00|  来源:bet365日博地址

“链”上产业奔富路

—— 恩施市产业扶贫纪实

记者 沈宏臣 通讯员 周洁 张晋

茶叶产业成了贫困户的致富产业

白杨坪镇洞下槽村茶叶专业合作解决附近40多户贫困户就业

高山蔬菜喜获丰收

  “在这里上班离家近,来去方便,家人也照顾到了!”卢辉和妻子均在茗丰茶叶专业合作社务工,两人每月工资加起来超过5000元。

  卢辉是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贫困户。今年,夫妻俩在本村的茶叶合作社找到了稳定工作,年收入近6万元,脱贫有望。

做强产业链

  突出特色产业带动,采取“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白杨坪镇半数以上贫困户被“绑定”到产业链上,茶叶、生猪、林果等特色产业成了致富产业。

  茗丰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蒋子祥介绍,合作社今年对口帮扶10多户贫困户。这些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,月收入不低于4000元。

  和白杨坪镇一样,芭蕉侗族乡坚持将贫困户布局在茶叶产业链上,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,为贫困户选准富民产业载体和路子,“一户一策”实现全覆盖。王家村贫困户张申鹏不仅搬进了新居,还在村里的茶厂务工,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。

  以茶叶产业为龙头,生态传统养殖为补充,特色蔬菜持续给力,芭蕉侗族乡的贫困户在产业链上找到了增收的路子,腰包也鼓起来了。

  人人有茶种,家家有产业,户户有项目。芭蕉侗族乡米田村组建4个有机茶专业合作社,带动546户发展2300多亩有机茶,年实现产值近亿元。

  “村里有这么好的产业,好好干就有好日子过!”王家村的杨胜志如今成了“茶经纪”,除自家茶园的收入外,还帮茶厂收购鲜叶,年收入超过3万元。

  25家龙头企业和1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落户龙凤镇,带动1.2万农户入社,农户以山林、土地入股参与经营分红,户均增收1.14万元。

  红土乡因地制宜,扶持建立村级扶贫专业合作社,打造蔬菜、药材、养殖等特色产业,合作社带贫困户,增强造血功能,推动产业“雪球”越滚越大。该乡初步形成立体产业体系:高山——马铃薯、核桃、高山蔬菜、药材、烟叶,土猪养殖;低山——茶叶、干鲜果、雷竹、漆树,黄牛养殖。

  “有合作社,有订单,今年的萝卜不愁销。”红土溪村白果坪组的刘诗银更加坚定了发展蔬菜产业的信心。

  红土乡52家专业合作社,去年带动全乡3473户11769人脱贫致富。

  屯堡乡因地制宜、一户一策、以奖代补,依托合作社带动,引导贫困户发展、壮大产业。8个茶叶专业村、2个烟叶专业村、4个油茶专业村,全乡基本形成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发展格局,带动贫困户2000余户。

  围绕“烟、茶、果、畜、药、菜”六大产业,恩施市统筹7.8亿元资金进行产业扶贫,推进“121+X”产业扶贫模式,扶持项目241个。

  目前,该市86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1119家,126个重点贫困村与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5012名贫困对象实现就近就业、稳定增收。

做足“+”文章

  产业链上谋富路,产业融合促增收。

  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生态资源,恩施市突出重点补短板,发力产业扶贫,做足“生态+”“文化+”“旅游+”文章,加快特色产业融合发展。

  “游客直接进园采摘,价格还不低,种葡萄有搞头!”龙凤镇吉心村村民朱友银将葡萄种植园变成采摘观光园,葡萄变成了旅游产品,收入比以往翻了两番。

  瞄准良好的市场前景,吉心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,以种植小水果为主的村域特色产业逐步成型,葡萄、蓝莓、猕猴桃等基地超过2500亩。

  青堡村以烟叶、蔬菜和花卉为主,探索“农业+旅游”产业融合新路径,将产业园打造成旅游观光园和体验园,让青山绿水留住远方客人。

  龙凤镇积极推进“一村一品”,延伸产业链条,推动特色农业、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,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。

  全镇5个体验式旅游基地、52公里生态旅游走廊,发展农家乐300家、民宿产业500家,共带动3000余农户增收致富。

  以特色产业村为点,龙凤镇加快产业融合,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,聚合效应得以显现,基地达到6.2万亩,年出栏生猪8万头、家禽60万羽。去年,全镇整体脱贫出列。

  千亩油菜花,百栋吊脚楼,小溪河水清澈见底,犀牛峡谷宁静安详,马鹿河畔草绿花香……盛家坝乡田园牧歌式的画卷是天赐“礼物”。

  依托资源优势,盛家坝着力打造二官寨小溪古村落、旧铺古寨等乡村旅游产品,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,成为恩施市乡村旅游带动旅游沿线及周边百姓脱贫的典范。

  借力“旅游+”“生态+”,曾经的重点贫困村二官寨村2016年整村脱贫,353户贫困户甩掉“穷帽子”。如今,二官寨村的小溪和旧铺成了知名乡村景区,20多家星级农家乐每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。

  “端午节,来的客人多,烧烤生意特别好。”青山绿水环抱下,小溪烤羊、烤鸡成了游客的最爱,每天接待游客不下1000人。

  芭蕉侗族乡在农旅融合、文旅融合上下功夫,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,把全乡打造成集民俗风情、生态农业观光、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栖息地。

  搭乘乡村休闲旅游的顺风车,白杨坪镇借势用力,将公路沿线的产业基地变成集休闲观光、农事体验、水上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、农旅项目,万余贫困户融入“旅游+”“生态+”,实现脱贫致富。

  调结构、壮基地、强龙头、亮品牌,推动特色产业深度融合,以产业为主,助力脱贫攻坚,在“特色产业+”的道路上,恩施市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
(值班总编:滕义 编审:廖康庄 编辑:方宏艳)

42c99f123b87c90222d69cb5eb359212